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0章 两头受气 (第2/2页)
似乎要把前往大雪山之前的那段缺憾补回来。 有一次,咸起在为武媚儿试脉之后,含蓄地道:“太子爷血气方刚,太子妃青春年少,追求鱼水之欢是应当的,但要有所节制,以免伤及腹中胎儿……” 当时武媚儿把耳根子都红透了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但是,到了晚上,当李泽满怀柔情地为她脱衣服时,她不禁情动,便把咸起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…… 这天上午,武媚儿带着可儿在御花园中散步,姹紫嫣红,鸟语花香,武媚儿逸兴横飞,情不自禁地曼声而吟:“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……” 忽然,大内总管牛公公快步来到了武媚儿的面前,躬身施礼道:“老奴启禀太子妃:皇上宣召您速往崇文殿!” 武媚儿吃了一惊,道:“牛公公,请允许本宫冒昧地问一句:皇上只宣召本宫一人吗?” 牛公公稍一犹豫,回答道:“回禀太子妃:皇上同时宣召了秦王殿下。” 武媚儿吃惊更甚,暗道:“对一个女人来说,与自己的公公和小叔子在一起,真有些不伦不类啊!” 武媚儿与可儿回到了东宫,先换上了朝服,这才在侍卫的保护下,赶往崇文殿。 当武媚儿进了崇文殿时,却见李海、李池还没有来,有一位值日的太监殷勤地请武媚儿坐了。 一会后,李池也进来了,他满面笑容地向武媚儿施礼道:“参见皇嫂!” 武媚儿站起身来,却没有还礼,微笑道:“秦王殿下何须多礼?都是一家人,不必客气。”然后非常关心地问起了文丽及其儿子李波的状况。 李池显出了十分感动的样子,道:“文丽母子安好,多谢皇嫂惦记。” 武媚儿和李池正在亲密地交谈着呢,忽然,一个尖尖的声音道:“皇上驾到!” 随即李海在牛公公的搀扶下,走上了大殿,并在御座上坐了下来。 李池立即跪了下来,磕头道:“儿臣叩见父皇!” 武媚儿由于有孕在身,不便于跪下,因此只是裣衽施礼道:“臣妾叩见父皇!” 李海淡淡地道:“太子妃平身,赐座!秦王平身,赐座!” 武媚儿和李池都谢了恩,坐了下来。 李海首先屏退左右,只留牛公公在旁边侍候。他沉声道:“根据探子快马送来的消息,大鹏国顺通帝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,突然驾崩,太子姚烈即位。” 武媚儿和李池均是大吃一惊。 李海目光炯炯,注视着武媚儿和李泽道:“太子妃,秦王,你俩如何看待此事?” 武媚儿想了一会,字斟句酌地道:“启禀父皇:臣妾以为,顺通帝不过四十几岁年纪,可谓春秋鼎盛,身体素以强健著称,岂会突然驾崩?姚烈弑父篡位的可能性较大!” 李海点了点头,道:“大鹏国的御林军统领,就是姚烈的岳父!” 李池不解地道:“父皇,儿臣不解的是:姚烈已被顺通帝立为皇太子,他本可以按部就班地继承皇位,为何铤而走险?须知一旦失手,可就身败名裂,万劫不复!” 李海目视武媚儿道:“太子妃,你来解答秦王的疑问。” 武媚儿把目光投向李池,道:“秦王殿下,去年的时候,姚烈曾经作为大鹏国的使臣,出使我南夏国,那时的姚烈,还只不过是大鹏国一个普通的亲王。但就在姚烈归国途中,大鹏国风云突变:几乎所有的皇子都卷入了一场谋逆之中。姚烈由于身在国外,自然避免了嫌疑,因此,他一回国,便被顺通帝立为太子。外人或许以为,姚烈轻巧巧地便得到了太子之位,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。但往深层推想,这并不是姚烈的运气好,而是他巧妙布下的一个局!于是,父皇把这个推想,通过我们潜伏在大鹏国的间谍,有意地传入了顺通帝的耳朵中。当时父皇的本意,是想在顺通帝与姚烈之间制造矛盾,让他父子相互猜忌。但没想到,姚烈是个狠绝的角色,竟然采用了弑父篡位这种极端的方式!” 李海拍了拍身上的御座,叹息道:“朕身下的这把椅子,哪个皇子不想坐?” 李池慌忙跪倒在地,磕头道:“儿臣不敢!” 李海低沉地道:“今天本该让太子过来的,但太子大病未愈,朕就让太子妃代替太子。唉,大鹏国的顺通帝一定死得很惨!乍闻这个消息的时候,朕不禁彻骨生寒,顿生兔死狐悲之念!” 说到这里,李海看看武媚儿,又看看李池,目光中似乎满怀深意。 李池不敢抬头。 武媚儿却是神色不变,淡淡地道:“臣妾以为,父皇之英明,非顺通帝之可比;太子之仁孝,非姚烈之可比。” 李海目不转睛地盯着武媚儿,似乎要看穿武媚儿的心意。 武媚儿坦然地迎着李海的目光,她的一双美目,澄澈如秋水。 李海低沉地道:“太子妃,秦王,朕受先帝遗诏,继承皇位,但朕的兄弟们,对朕阳奉阴违,皆生谋逆之心。朕被逼无奈,只好斩断兄弟之情,因此……” 说到这里,李海的话中透出了森森寒意:“朕平生最恨的,就是同室操戈,骨肉相残!”